街里
    街里行政村于一九九九年与西荡行政村为合并为临津村。古代街里分东西两村,位于临津古县城东南,荆溪河北岸。古代街里是临津县城的河埠,荆溪河上岸必经街里再到县城。西街里有一条长约200米的街道,两旁有出土的油榨、盐库等遗迹。表明历史上曾相当的繁华。石板铺砌的宽一米二左右的街道仍保存完好。街道东西两头各有一个码头,水道直通城隍潭、荆溪河和临津荡。街两头设有岗楼和栅门,直至一九五七年才拆除。
    每逢农历二月三十(小月二十九)是祭任肪的日子,四方善男信女都到太守庙进香看戏,祈祷保佑,人寿年丰,千年习俗,称之为"临津庙会",集场比较热闹,宜兴、金坛、武进、溧阳等县的商贩、手工业者纷纷提前十多天,就来到街里村,向当地农民租房搭棚,开设简易店铺,出售各种日用杂品、农具和农产品。就近村庄家家户户都要及早张罗饭菜,准备铺盖,以迎接来赶庙会的亲戚朋友。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街里的街道横贯西街里,街道两头高,中间低,当地人说有聚财之意。街里的街道建于西晋惠帝土城设县址时(公元304年),因街里村被河荡环绕,离官林、杨巷、徐舍都在十里以上,陆上交通不便,所以建街。那时运输主要靠水路,为县城集镇和当地及金紫圩、下滩等地会集的集镇。街西北是油榨,街南是盐栈,街两旁陈列着南北杂货。尤其到了农历二月三十和八月初一前后,临津举行集场神会,这里热闹非凡。此街毁于清咸丰四年(1860年)的太平军起义。
培庄

    培庄原为官林镇的一个行政村,于二00一年与土城行政村合并为前城村。古代的培庄原名薛家村,后有汤姓为培养子孙成材,改名培庄。清代乾隆年间,祖居培庄的汤标杯,字云聪,在朝廷任乾隆小时候的先生。乾隆登基后,汤学士告老怀乡,离京之际,很想得一乾隆皇上手迹,回乡后可炫耀一番。如何才能得到皇上的御笔于迹呢?汤学士心生一计。
    这天,老学士在御花园圆心亭摊开宣纸,摆好笔墨砚台,他为什么要选择在御花园挥毫疾书呢?因为乾隆有个怪癖,喜欢在退朝后来御花园观鱼,汤学士这样只是做个样子,可说是为乾隆准备而己。他觉得没什么可写,正在思量时,见乾隆正疾步朝圆心亭走来,匆忙之间,汤学士在纸上写个"福"字,并不抬头,只装不知道。乾隆走到跟前说:汤爱卿,怎有雅兴在此赐"福",汤学士慌忙跪倒:"不知万岁驾到,在此献丑",连忙收起写好的"福"字撕掉丢在一边。"平身,爱卿但写无妨"。说完在一侧落座观看,但见汤学士写了又撕,撕了又写,不觉笑道:"爱卿,待孤写个"福"字如何?"汤学士慌忙递过笔去,铺好宣纸,乾隆饱蘸浓墨,一个"福"字挥毫即成。"爱卿,孤写得如何?""啊呀,万岁真是妙笔生花,谢万岁赐"福"于臣",说完急忙收起乾隆写的"福"字。乾隆醒悟,急忙去夺,但见汤学士卷成一团,塞入袖中,只得作罢。
    汤标杯还乡后,把乾隆的御笔"福"字被成一块金匾,两旁绣了两条龙,挂在培庄汤氏宗祠里,以示炫耀。民国初年。宗祠里办了一所小学,屋檐下结了个雨帽大的马蜂窝,夏秋之季,毒蜂云集,学生老师无不害怕,此事被族中的汤文定得知,他说"这好办,我来把他弄掉"。一天放学后,汤文定披挂上阵,拿了根竹篱,篱竹上扎着干稻草浇上火泊,点上火后对准马蜂窝就烧,不料风借火势,一刹间,三间宗祠化为乌有。待族长得知,那"福"字进匾早有化为灰尽,族长大怒,欲将汤文定沉于河中淹死,多亏族中诸位长辈求情,才免于一死,但按规定,革去了三年祠堂酒。自此,乾隆御笔的"福"字得而复失,据说这场大火系天上来收此"福"字。在浓烟中有人看见二条龙腾向空中。
    这就是培庄汤家祠堂"福"字匾的来历。